动脉网 & 蛋壳研究院
Book 1 of MRD行业检测报告
Language: Chinese
Published: Oct 30, 2023
近年,NGS 当属顶流,随着NGS 技术的逐渐成熟、进入临床专家的视野到被接受,当
前,诸多NGS 下的MRD 检测产品进入临床应用研究阶段。从血液瘤到实体瘤,从单癌
种到泛癌种,MRD 检测在近年变热,行业指南共识、产业合作动态的频次加快,诸多
前瞻性研究轮番推进。
然而,放眼国内外,NGS 下的MRD 检测技术路径并不统一,不同于前两年各家在推新
的方法学,现在多是用很稳定的方法学做临床场景的价值输出、临床有效性的验证,临
床之战即将打响。同时,院内LDT 试点正式实施,这一模式将给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和
挑战,未来走向如何?
本文重点探讨NGS 下MRD 检测行业的技术发展,通过调研12 家企业,近18 位专家,
对MRD 检测技术发展与商业化展开分析,并得出以下结论:
MRD 检测相关的干预性研究正在进行,或将改变临床指南和治疗格局。目前,作为围
术期治疗效果和复发监测的重要手段、MRD 检测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不断被证实。但
是,从“证明有效“到”如何干预”才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。比如,基于MRD 检测结果
如何调整治疗方案,是否加药、换药、用药时间如何安排等,临床医生开始探索MRD
作为生物标志物进行临床干预性的研究。当前,有多个MRD 检测相关的干预性研究正
在进行,如CIRCULATE-US、COBRA、CIRCULATE-Japan、DYNAMIC-III 等,这些研
究或将改变现有的临床指南和治疗格局。另一方面,不同肿瘤、不同方法学的MRD 检
测阈值如何判定也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逐步确定。
突变+甲基化等的联合检测是未来发展方向,联合判读仍是挑战。毋庸置疑,突变是目
前主流的检测方式,然而,单一的检测可能不够全面,甲基化的信号比较集中,为检测
提供了比较强的信号簇,在低频的ctDNA 中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,是2022 年发表的
《Cancer Discovery》专刊里重点提出的一个新的特征。突变+甲基化的联合检测或可
提高检测性能,也是目前国内外在技术创新上主要探索的方向,而联合检测的结果判读
还需要更多的底层生物学研究才能突破。
能进入试点医院开展的LDT 项目将具有先发优势,但LDT 试点不是终点。虹吸效应下,
这一阶段的LDT 试点医院及合作企业或将集中在头部,能和试点医院合作的LDT 项目
将具有先发优势,不论是在数据上还是品牌影响力上都将给企业带来益处。长期来看,
一旦LDT 政策运转成熟,新项目进入LDT 目录或是项目开展的必要条件。但LDT 试点
并不是终点,临床需求和IVD 导向下的退出机制将鞭策企业注重研发、提升产品能力,
新的模式下,LDT 的规范性将进一步加强。
Description:
近年,NGS 当属顶流,随着NGS 技术的逐渐成熟、进入临床专家的视野到被接受,当
前,诸多NGS 下的MRD 检测产品进入临床应用研究阶段。从血液瘤到实体瘤,从单癌
种到泛癌种,MRD 检测在近年变热,行业指南共识、产业合作动态的频次加快,诸多
前瞻性研究轮番推进。
然而,放眼国内外,NGS 下的MRD 检测技术路径并不统一,不同于前两年各家在推新
的方法学,现在多是用很稳定的方法学做临床场景的价值输出、临床有效性的验证,临
床之战即将打响。同时,院内LDT 试点正式实施,这一模式将给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和
挑战,未来走向如何?
本文重点探讨NGS 下MRD 检测行业的技术发展,通过调研12 家企业,近18 位专家,
对MRD 检测技术发展与商业化展开分析,并得出以下结论:
MRD 检测相关的干预性研究正在进行,或将改变临床指南和治疗格局。目前,作为围
术期治疗效果和复发监测的重要手段、MRD 检测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不断被证实。但
是,从“证明有效“到”如何干预”才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。比如,基于MRD 检测结果
如何调整治疗方案,是否加药、换药、用药时间如何安排等,临床医生开始探索MRD
作为生物标志物进行临床干预性的研究。当前,有多个MRD 检测相关的干预性研究正
在进行,如CIRCULATE-US、COBRA、CIRCULATE-Japan、DYNAMIC-III 等,这些研
究或将改变现有的临床指南和治疗格局。另一方面,不同肿瘤、不同方法学的MRD 检
测阈值如何判定也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逐步确定。
突变+甲基化等的联合检测是未来发展方向,联合判读仍是挑战。毋庸置疑,突变是目
前主流的检测方式,然而,单一的检测可能不够全面,甲基化的信号比较集中,为检测
提供了比较强的信号簇,在低频的ctDNA 中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,是2022 年发表的
《Cancer Discovery》专刊里重点提出的一个新的特征。突变+甲基化的联合检测或可
提高检测性能,也是目前国内外在技术创新上主要探索的方向,而联合检测的结果判读
还需要更多的底层生物学研究才能突破。
能进入试点医院开展的LDT 项目将具有先发优势,但LDT 试点不是终点。虹吸效应下,
这一阶段的LDT 试点医院及合作企业或将集中在头部,能和试点医院合作的LDT 项目
将具有先发优势,不论是在数据上还是品牌影响力上都将给企业带来益处。长期来看,
一旦LDT 政策运转成熟,新项目进入LDT 目录或是项目开展的必要条件。但LDT 试点
并不是终点,临床需求和IVD 导向下的退出机制将鞭策企业注重研发、提升产品能力,
新的模式下,LDT 的规范性将进一步加强。